ENGLISH VERSION

院长文章

《求是》杂志刊发魏礼群院长文章《改革开放使中国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

发布时间:2015-11-03 来源:  查看次数:

核心要点:

■ 道路问题是个根本问题。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些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要更加注重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整体谋划;更加注重改革开放的全面性、协调性;更加注重问题导向、攻坚克难;更加注重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 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革除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突出重点改革任务;紧紧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紧紧围绕构建完备成熟的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的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这就必须通过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发展的强大动力。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发展道路是一条成功之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正是改革开放使我们走上了这条成功之路,也是改革开放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一、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点

  道路问题是个根本问题。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正是我们党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才创造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跃上几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全国人民总体上过上小康生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我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对这条发展道路作出了科学概括。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就是坚定不移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这条发展道路,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和实践,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艰辛探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新的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地接力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改革开放,奋力开创、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从根本上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鲜明的特点。1978年底,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锐意推进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性转变;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性转变;我们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成功,之所以能够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使之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实行和坚持了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抉择。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国发展道路开拓更为广阔的前景。

 

二、“十二五”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的新进展新经验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动科学发展,协同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新局面。经济总量显著增加,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整个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这些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更加注重改革开放顶层设计、整体谋划。深化改革开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特别是在攻坚克难阶段,任务复杂艰巨。这就需要搞好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和统筹协调,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为了搞好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和整体谋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重大原则、主要任务、重要举措以及路线图、时间表。为了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中央成立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组长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在我国改革史上尚属首次。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合力,加强督促检查,从而确保我们党更加有力地领导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

  更加注重改革开放的全面性、协调性。全面深化改革的工程极为宏大,是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改革的系统推进,不仅要注重思想方法、设计方法、操作方法,还要注重推进方法。在这两年的改革中,一方面在领导方法和思想方法上,注重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大与步子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推进方法上,注重把握好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指引、力度掌控、顺序理清、重点把握、能动性发挥有机统一,从而确保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扎实向前发展。

  更加注重问题导向、攻坚克难。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的显著特点是,坚持问题导向,正视问题、找准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尤其是注重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行政体制改革是整个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难啃的硬骨头。两年多来,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围绕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来推进改革,国务院部门分8批共取消和下放了586项行政审批事项,提前两年完成本届政府预定的目标,表明了敢于改革攻坚的坚强决心。这方面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对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释放企业改革发展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

  更加注重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这就要求我国在广度和深度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并以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国内改革和发展。近两年,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是通过加大开放力度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这方面极具创新意义的是,通过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外资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扩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外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市场深度融合、资源高效配置。特别是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举措,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全方位开放,又是全面深化改革从而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已经并将继续产生积极成效。与此同时,我国更加积极有为、主动参与全球经济分工体系,参与国际组织的治理机制改革,参与WTO多边化进程,有效扩大了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

三、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十三五”时期,在我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在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为中国发展道路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革除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和肩负的重大使命。实现既定的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要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关键,坚决革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更加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补发展短板,加强薄弱环节,使各方面互联互动、协调推进,确保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突出重点改革任务。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定方向、抓住重点、全面推进,不失时机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来推进,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来推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来推进,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推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来推进,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来推进,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紧紧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要求。当前,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实现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扩大开放中树立正确义利观,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为我国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范围和深度,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放宽投资准入,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扩大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着力推动标准、技术、服务走出去。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构建以周边为基础、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规则和贸易投资治理机制改革。同时,要高度重视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紧紧围绕构建完备成熟的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改革开放,既要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更要注重制度化建设和法治化建设。这是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和重要标志。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十三五”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历史任务,着力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化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发挥法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只有在构建更加完备、更加稳定、更加管用的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上下大功夫、用大力气,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也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为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

(作者:365滚球盘进球数技巧/社会学院院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责任编辑:王兆斌 吴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