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院长文章

《社会治理》刊发魏礼群院长文章“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治理全景式记录”

发布时间:2017-06-06 来源:  查看次数:

  1978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新时期。从1978年到2015年的38年间,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领域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真实记录这一时期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演变脉络、重大事件和辉煌成就,以铭记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历史,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组织编写了这部大型文献图书—《当代中国社会大事典(1978—2015)》(以下简称《大事典》)。组织编写这部《大事典》,是我于2013年3月提议,并由有关方面领导、专家、研究人员组成编委会,365滚球盘进球数技巧作为社会治理智库承担具体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

  组织编写这部《大事典》,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国内外已出版了一系列反映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历史进程和主要变化的鸿篇巨制,但多为经济领域的,社会领域的还较少。特别是尚无以“事典”这种特殊体例全面、系统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领域历史演变,以及记述社会领域改革发展伟大成就的大型图书。这部《大事典》是一部兼具学术性、理论性、实践性和工具性,并具有原创性和权威性的大型文献图书。二是社会领域改革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期盼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一部集史料性与研究性为一体的对当代中国社会演变作出全面、系统、权威的汇总和阐释的书籍,以指导和推动相关方面的科研、教学和决策咨询服务工作,更好地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智力支持。三是在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2013年5月,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信息库建设”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承担单位为北京师范大学,我担任项目首席专家,这个信息库包括基础文献库、创新案例库、统计数据库、人才机构库、研究成果库等。编写《大事典》是“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信息库建设”重大项目的重要内容,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打造国家新型社会治理智库的重点工程。

  编写《大事典》的总体设想是,先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编写出当代中国社会大事典的综合卷,同时组织北京等地编写出当代中国社会大事典的地方卷,通过示范和引导,争取逐步形成一套全国和地方的当代社会大事典系列大型图书。这部《大事典》(综合卷)从策划、立项到组织、编写、统改、审定,历经三年时间,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是一项跨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等多个单位联合攻关的集体智慧结晶。为了把《大事典》编写成为一部精品文献图书,由本书编委会进行总体设计、制订编写规范、确定遴选标准、审定编写内容、指导编写工作。编委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大事典》编写的组织协调、质量监控、信息交流、出版联络等事务。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大事典》的质量保障和沟通协调机制。编写这一大型文献图书的基本原则是:(1)忠于史实。以事实为依据,内容详实,客观记录和描述各类社会改革发展事项、事件。(2)完整准确。以逻辑为导引,全面、准确反映各类社会事项、事件的来龙去脉,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和脉络。(3)简明实用。“语当其时”,“以用为贵”。秉持科学精神,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力求行文简练,语言流畅,通俗易读,便于使用。

  明确“当代中国社会”的内涵和边界,是编写这部《大事典》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着力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当代中国”,一般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历史阶段,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领域史料比较容易收集,也便于实际操作,所以决定先编写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方针政策开始到2015年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完成这38年社会改革发展中的大事要事。二是“中国社会”,一般是指与经济领域相对应的其他领域,都为“社会领域”。本书所谓“中国社会”大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演变;第二,民主法制和社会规范建设;第三,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第四,社会关系、社会体制、社会管理、社会运行机制;第五,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第六,社会信用、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按照这些内容,本部《大事典》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改革开放38年社会变革概况综述。这一章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规划)为主线,重点阐述了从“六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重大战略、重大事件,从总体上勾勒和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波澜壮阔的演变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二章: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体制改革。这一章重点从社会结构变迁与体制变革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关键节点、标志事件、典型现象、政策举措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从制度结构层面呈现我国社会领域的深刻变化及其改革成果。第三章:民主法制与社会规范。这一章重点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民族和宗教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反映了我国在民主政治和社会法制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步和成就。第四章: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这一章重点对我国劳动就业、劳动关系、收入分配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反映了我国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领域深刻变化及其所取得的成就。第五章: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这一章重点对我国教育、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体育等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重点工程、重大事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全方位展现了我国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第六章:社会保障体系与公益慈善。这一章重点对我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公益慈善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政策、重大事件和重点工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展现了我国在社会保障和公益慈善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突出成就。第七章: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这一章重点对我国社会工作、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等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政策、重大事件、重点工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阐述,呈现了我国这些社会领域要素不断发展、社会活力不断增强的生动局面。第八章: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这一章重点对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与平安建设、食品安全与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与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重大事件、重点工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反映了我国在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建设上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就。第九章:网络社会与信息安全。这一章重点围绕我国网络社会、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等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重大事件、重点工程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展示了我国顺应网络社会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信息安全治理问题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第十章:保障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章重点围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住房、精神文化、生活环境、健康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重点工程和重大进展等进行了梳理与阐述,呈现了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变化历程。第十一章:社会发展综合统计与国际比较。这一章从社会统计的专业视野出发,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与就业统计、社会发展统计、宏观社会统计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并选取“和谐社会”、“基本民生”、“创新能力”、“人文发展”等相关指标进行了社会发展成就的国际比较研究。第十二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发展大事记。这一章以“大社会学”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发展的重要事件、重要进展和重要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是一部简明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史。总之,统观这部《大事典》,可以全方位领略到改革开放38年来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生动画卷和壮观景象。

  这部《大事典》兼具学术理论创新、实践经验总结、体制制度变迁综述等多方面的特征,并在功能定位、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具有重要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编写体例和编写规范创新。这部大型文献图书采用“事典”体例,是经过深入研究思考的。“事典”是一种特殊的体例。虽然“事典”是从“词典”演变而来,但二者在内容与功能上却有着明显区别:“词典”通常只是收集各种相关语词并对其含义作出注明,是一种典型的语言工具书;而“事典”的收集对象则是特定领域的具体大“事项”与“事件”,需要对其产生背景、演变过程、主要内容和结果作出比较完整的叙述和阐释,有些事项、事件还需加以简短评价,可成为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教科书编写的参考依据。《大事典》编写采用“事典”体例富有特色,全方位、全景式地阐释了当代中国社会领域改革发展新观点、新理论、新举措,重大决策、重点工程,重要法律法规、重要文献和重要事件,全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领域所发生的学术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及取得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是一种写作体例和表达方式的创新。(2)编写视角和编写方法创新。《大事典》编写主要采用了历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和制度学等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不仅重视事件发生过程的陈述,而且重视导致事项、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重点考量这些现象发生背后的深层次动因,考量对社会变迁产生的影响,并对其深刻意义加以简要评述。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采用,使《大事典》突破了简单罗列和史料堆砌的现象。对于事件背景和意义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大事典》使用者更清楚地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和意义。(3)编写内容和框架设计创新。《大事典》编写紧紧围绕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社会变迁历程的主线,涵盖了当代中国各社会领域,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社会建设、社会体制、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等全方位的历史性巨变,这样的主要内容和框架设计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社会领域改革发展与中国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紧密相关、有机联系,我们认为,近38年来中国社会改革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2年)。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模式。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果断地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一系列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手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1982年,党的十二大对社会发展特别是改善人民生活和控制人口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强调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改善人民生活,并提出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同年12月,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自此,国家年度和中长期计划(规划)中增加了专门的社会发展内容,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替代了以前30年一直沿用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六五计划”把控制人口增长、促进劳动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扩大城乡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文体卫生事业、保护环境、稳定社会秩序等都纳入了社会发展计划,并作了具体部署。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从1981年至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中,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有机地统一起来。这说明,党和国家开始重视社会领域的改革发展。

  ——第二阶段(1992—2002年)。探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路子。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要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要坚持鼓励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995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把社会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努力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生活质量,扩大劳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别要改善居住、卫生、交通和通信条件,扩大服务性消费;实行保障城镇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政策;要加快扶贫攻坚力度,到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要正确看待新的社会阶层,注重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这说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领域的改革发展。

  ——第三阶段(2002—2012年)。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这是指导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进一步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自此以后,社会建设、社会和谐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词。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这些表明,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发展。

  ——第四阶段(2012—)。更加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现代化。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社会领域改革发展,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为社会领域改革发展构建起新的目标体系与美好愿景。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全面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决胜阶段,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些表明,我们党和国家致力于让全体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统观改革开放38年来,我国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与巨变轨迹,可以清楚看出有以下四个鲜明特征:

  ——以保障改善民生为主线。我们党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加强社会建设的根本着眼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邓小平理论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不仅要让那些贫困群众真正过上幸福生活、实现全部脱贫,而且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良好的教育、稳定的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安全的社会保障网、健康的生活环境、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乃至民主的政治、文明的法治、个人的尊严与体面的生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保障改善民生问题已然从以前的解决“温饱问题”向提高“生活质量”转变,成为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发展贯穿的一条主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促进民生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在以往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社会领域存在着诸多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和陈旧思维以及体制桎梏,突出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包办的“大一统模式”。这不仅给政府带来沉重负担,而且窒息了社会发展的活力。推进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解决社会领域中的问题,就需要进行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领域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与进步,就是因为紧紧抓住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个“牛鼻子”。包括社会治理模式取消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推行社区建设,发展社会组织,逐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关系,推进就业、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通过对政府管理部门的调整和职能转变,促进全国社会事业不断发展;通过大力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优化事业单位构成,强化公益类事业单位基本公共服务属性;通过建立和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激活公共服务市场,使得公共服务的提供和传递更为有效、便捷和低廉。不断深化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

  ——以法律制度建设为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党和政府逐步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这使得我国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社区建设、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领域制定了大量法律,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比如,在基本法层面,包括颁布《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食品安全法》、《社会保险法》等。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

  ——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导向。公平正义是平衡社会关系的根本尺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领域与公平正义最为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作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强调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先后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及“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效率同促进公平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表明,公平正义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核心价值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为形成和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理论和制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对于继续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推进改革和建设,是我们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要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正确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来考虑问题、谋划改革发展。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概括起来就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还不完善;人口多,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地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经历过长期封建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出来,旧社会遗留的思想文化还在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推进社会领域变革和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当代社会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必须充分考虑更好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和权益,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建设规模和速度要与经济建设和国力水平相适应、相协调,必须充分考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确保社会安定、国家长治久安。这些是社会领域变革和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使改革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方向。改革朝着什么方向前进,事关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举什么样的旗帜,就决定了要朝着什么方向前进。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和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相适应。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同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等其他方面体制改革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更张。要以世界眼光和宽广胸怀学习与借鉴外国在社会建设中的一切有益做法,但是,绝不能照抄照搬别国做法、别国模式。必须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主张的影响,确保社会领域改革发展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坚持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进展,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改革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都得益于不断地推进党的社会发展理论创新,特别是摆脱了许多传统思想上的禁锢,包括不断克服忽视社会建设,解决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建设“一手软”的问题,实现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逐步改变传统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向“服务型”、“协同型”的治理模式转变,正确处理“维权”和“维稳”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这些问题,归根究底在于正确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条件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对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越清晰、越深刻,我们的改革举措和成效就越有力、越显著。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于革故鼎新,勇于用时代发展眼光审视社会领域现状,推进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体制创新、制度机制创新,用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努力使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富有创新性。

  ——坚持问题意识和制度导向。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是一个解决当今中国社会领域问题的过程。我们国家当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在进行社会领域变革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与中国以往别的时代、与别的国家所不同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改革和建设中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人民的期盼、时代的声音。这就要求必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有针对性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而不能单纯从概念出发,更不能从概念到概念。同时,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强化制度导向,着眼于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推进改革,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才具有全面性、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特别要靠法治,强化法治。要以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力推进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构建新的有效的具体制度,让各项具体社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管用、更加有效。

  ——坚持既弘扬优秀传统又借鉴国际经验。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结晶。我国社会发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要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国历史上社会建设的优秀文明成果,包括道德教化和重视家庭的作用,又要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推动社会建设中长期形成的鲜明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以及群众工作优势。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我国的改革发展越来越与世界紧密相连。推动社会变革和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趋势,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并且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认真研究、借鉴。我们应站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高度,以战略眼光认清世界发展潮流,立足中国国情,善于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发展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做到古为今用、外为中用。

  ——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既要从国家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强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又要大力倡导和鼓励基层实践创新。这就要从整体上系统研究社会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路线图和时间表,注重社会改革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领域改革发展比其他领域改革发展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更大,需要以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和更强的能力攻坚克难。要继续鼓励地方大胆试验、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不少值得重视的经验,要善于总结和推广社会改革发展创新中丰富的实践创造,及时推广新鲜经验。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社会领域改革发展是一项纷繁复杂、艰巨繁重的系统工程。要使这一巨大工程得以顺利推进,必须有领导、有组织、有秩序、分步骤地进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社会变革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证明,在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可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不可能把国家和社会治理好。加强党的领导是包括社会领域改革发展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决定了社会领域改革发展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样才能使社会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过去38年我国社会改革发展才取得了令人折服的巨大成就。要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并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领域改革发展,以昂扬的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社会领域改革发展新局面。

  这部《当代中国社会大事典(1978—2015)》的编写和问世,得到了多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党中央有关领导作出批示并经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领导小组批准,将“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信息库建设”作为特别委托重大项目立项,直接推动了本部大事典的构想和启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地方负责人,以及一些新型智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编委会工作和亲自承担撰写、审改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批准列入2016年资助项目予以支持,商务印书馆、华文出版社承担出版任务。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忱。